|
张志强银行不良资产催收与处置 --基于人性的银行不良资产催收与处置 讲师:张志强 课程背景: 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各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巨大的压力,这里面包含着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也有在近几年新增加不良贷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商业银行业务上本身就比较单一,还是以存贷款为主。所以不良贷款的不断增加深深影响着这些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 各家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逐渐深入的金融改革,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在信贷资产的质量优化与不良资产的压降这两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对风险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对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以及科学的化解和防控措施,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未建立并形成一套科学的风险管控体系。如信贷、催收部门人员缺乏清收技巧,谈判能力弱,催收经验不足,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在清收过程中与客户出现严重沟通障碍等问题。
此课程基于人性的角度,从全流程风险控制理念入手,从两个方面的实务操作开始,实现信贷资产优化和不良贷款的压降;这也是我们所有行为的终极目标。 一方面要防:没有不良的贷款只有不良的贷后管理。通过对存量贷款客户的分析和贷后管理的方法讲授,最大化的保持存量贷款的资产质量,预防其中一些高危客户发展为不良逾期; 二方面要治:对于已发生的不良贷款,根据不同的客户分类以及逾期账龄的长短,制定相应的催收策略和方法;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很多难题与障碍需要我们去一一攻克,比如:
1、如何进行全流程风险控制 2、如何敏感的预判拖欠 3、如何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 4、出现逾期拖欠第一时间要干什么 5、怎样通过调研复盘后进行客户分类 6、分类后如何进行清欠催收 7、对于已经出现逾期的如何保证不丧失诉讼时效 8、如何进行某一阶段的风险度量 9、对于一些清收中特殊手段的运用以及法律风险的规避 10、清收中始终要关注的三要素:还款时间、还款方式、还款金额 11、清收过程中对于逾期户的心理把握和人性的洞察 12、清收过程中的很多方式方法的运用 清收现场谈判18式和清收不良贷款30招 13、我们自己心态以及情绪的把控 14、是否可以尝试建立我们自己的大数据 课程目标: 1. 让学员充分了解外不良贷款清收的重要意义 2. 理解全流程风险控制理念含义和贷后管理预警的内容 3. 掌握不良清收活动的策略和方法与技巧 4. 掌握不良清收中的核心内容,规范清收活动管理流程 5. 灵活掌握与客户沟通谈判、促成的方法与技巧 培训对象:客户经理 / 风险管控岗 /资产保全岗 /风险经理 等 培训时间:1天 课程大纲: 一、先进行已经逾期客户的调研工作,调研的目的: 1、确定清收的客户群体:公司?小微?涉农?个人? 2、确定清收的客户的账龄区间;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3、确定清收的客户区域;决定着清收的时间效率; 4、进行复盘,确定清收客户的类型;不负责任型,困难型,偶然型,不良型, 二、分类银行不良资产 1、不良债权资产:经营性贷款不良资产, 消费性贷款不良资产,信用卡透支不良资产; 2、不良实物资产:住宅、商铺、写字楼、厂房、土地, 轿车、客车、货车、工程车、特种车, 机器设备、物资等实物资产; 3、不良无形资产: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 三、全流程风险控制理念 1、全流程风险控制的原理 2、银行信贷八大流程中介绍,每个流程中蕴含的风险点 3、贷款原因分析和信用风险评价 4、人的本性在每个流程中的展露 四、情人般的缠绵:贷后管理 1、贷后管理: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一件事情 2、不同逾期客户的分类:到底是人是鬼? 3、拖欠清收:痛并快乐着的撕逼(人性的凸显:关于侥幸心理的试探;关于贪婪心里的试探;关于嗔怒心里的试探。) 4、清收的一招一式、一方一法:皆离不开六个字个字: “情、理、法”和“贪、嗔、痴” 5、懂和会是两码事:论清收的“不易,变易,简易” 6、聊一点大数据 五、清收的18式和30招 1、逾期清欠谈判18式: 主动出击 感情投入 帮助讨债 出谋划策 借助关系 多方参与 群体进攻 人员交换 黑白脸 领导出面 组织干预 信息捕捉 刚柔相济 分批还款 追究保证责任 财产要挟 公布黑名单 依法起诉; 2、不良带款清瘦30招; 3、总结:不良贷款清收的那点事儿; 4、逾期不良贷款的清收案例
需要注意的事项 Ø 需要考虑逾期欠款客户的民族是否是汉民族,如果是少数民族客户,是否会涉及到宗教信仰问题?风俗禁忌问题? Ø 当地的逾期欠款客户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偏集中还是偏分散?这个事项在外拓催收中一定要注意。 Ø 进行外拓催收过程中,是否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辅助? 以上注意事项会直接对催收效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