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产能共享集群共享经济目前处于个人闲置资源分享阶段,正在向企业和政府闲置资源分享阶段演变。 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使用权共享为特征,围绕制造过程各个环节,整合和配置分散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最大化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从共享的范围来看,制造业产能共享贯穿于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全链条; 从共享的对象来看,制造业产能共享涵盖设备工具、物料、仓储、知识、技术、人力等制造资源,以及设计、试验、生产、管理、维护等制造能力; 从共享的效果来看,有利于打造产业链纵向集成、跨产业横向交融的制造业生态圈。 基本特征1. 主体特征:以制造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主。制造业产能共享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企业,包括大型制造企业、中小制造工厂,以及研发、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 2. 技术特征:基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制造业产能共享的前提。在实际应用中,平台既可以是龙头制造企业自身搭建的开放式平台,也可以是由第三方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共享平台。 3. 效果特征:生产资料和制造能力的高效配置(1+N工种)。需求方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选择共享内容和共享方式,灵活的选择和大量主体的参与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快速流动和生产能力的高效配置,满足多样化生产需求,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主要类型从当前主要的共享内容来看,制造业产能共享主要包括设备、技术服务、生产能力,以及综合性服务共享等。 1、设备共享。主要是指生产设备与工具的共享,通常采用分时租赁的模式。国外较为典型的平台有美国的Machinery Link共享平台、荷兰的Floow2共享平台和3D Hubs(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网络联盟)。中国典型的设备共享平台如鲁班世界等。 2、技术服务共享。主要是指制造过程中所有技术及服务能力的共享,包括人力、知识、管理、运营等要素。技术服务通常依托于云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在制造共享过程中获取信息并提供相应服务。典型企业如沈阳机床厂i5智能机床、上海明匠等。 3、生产能力共享。主要是指企业制造能力的共享。制造企业将自身的生产能力开放,通过互联网平台与需求方实现有效对接,打造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典型平台如淘工厂、优制网等 4、综合性服务共享。主要是指研发、供应链、销售网络、物流、仓储、服务等资源的共享。通常是大型制造企业开放自身优质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协作、创新、资源、生产等综合性服务。典型平台如海尔的海创汇、美的集团的美创平台等。 |